超拉曼光譜
振動光譜提供了獨特的信息,紅外吸收光譜和拉曼光譜已應用於測量分子的振動和結構。 超拉曼光譜被視為振動光譜的第三種方法,由於選擇率的差異,超拉曼光譜的光譜模式與紅外吸收光譜和拉曼光譜不同,也就是說,超拉曼光譜為一種分析分子結構的新工具。

使用激發波長為532 nm的皮秒脈衝摻釹釔鋁石榴石雷射(ps-pulse Nd:YAG laser)做為激發光源(圖(a)) ,並收集90˚的散射信號(圖(b)),由於高功率(300 mW)、短的脈衝時間(15 ps)和高重複率(200 kHz),因此我們可以得到高信噪比的超拉曼光譜 [1]。



應用於生物分子:牛血清白蛋白
我們已將超拉曼光譜應用於為可溶性球狀蛋白的牛血清白蛋白, 超拉曼光譜的強度模式類似於紫外共振拉曼光譜,在牛血清白蛋白的超拉曼光譜中可以檢測到大部分的訊號來自於色胺酸及酪胺酸的振動,而其強度隨著266 nm(為532 nm的兩倍能量)的共振效應提高, 此外,在酪胺酸的超拉曼光譜中還檢測到一些紅外活性的振動模式。



激發波長為532 nm的超拉曼光譜成為了一種研究蛋白質、生物分子和更複雜的生物結構的新工具,由於獨特的光譜模式,有機會可以為結構分析提出新的標記帶。

[1] V.Korepanov, C.C.Yu, H.Hamaguchi, J. Raman Spectrosc. 2018, 49, 1742-1746. [2] C.I.Wen, H.Hiramatsu, J. Raman. Spectrosc. in press (2019).


回本頁上方